視光學,又稱眼視光學,是一門以保護人眼視覺健康為主要內容的醫(yī)學領域學科,是以眼科學和視光學為主,結合現(xiàn)代醫(yī)學、生理光學、應用光學、生物醫(yī)學工程等知識所構成的一門專業(yè)性強、涉及面廣的交叉學科。
專業(yè),是對所有視光學領域從業(yè)人員的基礎要求。美麗島自2006年開始,進入了更細分的中老年視光學領域精耕細作,一直秉承專業(yè)與科技精神,歷經十五年發(fā)展,逐步在多焦鏡驗配細分領域有所成就。
這是時間的價值,更是專業(yè)和科技的價值。
多焦鏡在中國
1907年Owen Aves首次提出了多焦鏡的構思,與傳統(tǒng)的只有一個焦點、一個度數的眼鏡不同,多焦鏡上自上而下分布著不同的焦點,可以解決同時看遠、看中和看近問題。多焦鏡的誕生,標志著一種全新的、劃時代的視力矯正概念的誕生。
1951年,法國人梅特納茲設計出第一片現(xiàn)代概念的多焦鏡,可用于臨床配戴。經過多次的改進,于1959年首次投放法國市場。其在視覺矯正概念上創(chuàng)新使它贏得了世人的關注,不久就被推廣到歐洲大陸和北美洲。
迄今為止,多焦鏡是所有眼鏡驗配中對專業(yè)及技術要求最高的,是眼鏡驗配領域的“皇冠上的明珠”。
上世紀90年中期后,國際鏡片生產巨頭依視路、豪雅、蔡司等陸續(xù)進入中國,并把多焦鏡技術帶到中國。
但因為多焦鏡開始都是基于高鼻梁、深眼窩等西方人面部特征特點研發(fā)及驗配,多焦鏡進入中國后開始水土不服,驗配成功率低,市場反饋平平,因擔心驗配不佳帶來的售后問題,傳統(tǒng)眼鏡店都不向消費者推薦多焦鏡,致使多焦鏡在中國發(fā)展非常緩慢。
科技美麗島建設
2006年,直至美麗島的出現(xiàn),在三大方面進行創(chuàng)新,才讓多焦鏡最終在中國開始落地生根、開枝散葉。
一、結合東方人的面部特征設計出符合東方人佩戴的鏡片。讓多焦鏡對國人的適配性大大提升,從鏡片源頭上解決了多焦鏡的水土不服。
二、研發(fā)了多焦鏡的3PsO配鏡法。多焦鏡驗配是所有眼鏡驗配里復雜程度最高的,影響驗配成功率的要素多達幾十項。該驗配法,綜合考慮了眼部、臉部和腦部的各項數據及特征來驗配多焦鏡,達到了清晰、美觀、舒適的驗配三標準。
三、借鑒最新IT技術建立中老年視力健康大數據庫,十五年來,美麗島累積了百萬例的驗配數據,是中國最大的中老年視力健康大數據庫,為政府及社會各方在視力健康提供更多的醫(yī)學數據模型及決策參考。
除此之外,為了助力“科技美麗島”建設,美麗島開始實施“100+人才戰(zhàn)略”,在未來五年的時間里,將引入100余名眼視光領域的頂級專家學者。繼2011年引進中國視光學泰斗鐘榮世教授出任美麗島首席科學家之后,近日,美麗島又引入了眼視光領域的知名驗配專家姚建國教授,不斷引領和推進美麗島的科技創(chuàng)新。
同時,美麗島正在聯(lián)合相關視光學專家、IT技術專家、人工智能專家及大數據專家,成立專項課題組,正在研發(fā)在線驗配系統(tǒng),把更多的現(xiàn)代科技成果應用到視光學領域。
堅守專業(yè)、擁抱科技,“科技美麗島”建設一直在路上。